香港赌场在线,三亚赌场

图片
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山丹:万象“耕”新逐绿行

来源:甘肃张掖网日期:2022-04-19

清明后,正是河西走廊一年春耕农忙时。行走在焉支大地广袤乡村,只见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处处透露出生机,辛勤忙碌的农民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欣欣向荣的农业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山丹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施策,强力攻坚,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千方百计推动县域农业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步伐,为加快建设“经济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山丹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现如今,该县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大众视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春耕备耕“薯当先”

“目前,中心培养大西洋、克新1号、夏波蒂等多个马铃薯品种,脱毒苗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株,生产原原种3000万粒。”甘肃天润薯业公司组培中心副主任蔺瑾一边筛选发育不健康的脱毒苗一边说。

近日,走进甘肃天润薯业公司组培中心,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却扑面而来。20多名操作员正在显微镜下进行茎尖剥离,从马铃薯茎尖切去分生组织,“种植”到瓶子底部的培养基中生长。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粒马铃薯种薯的成长。

(甘肃天润薯业组培中心内工作人员正仔细察看无菌盒内马铃薯脱毒苗的长势)

山丹县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区域性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近年来,该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马铃薯生产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农民收入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

“一定要把这些种拌匀再装袋,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产量……选种、切种、拌种哪个工序都不能马虎……”连日来,在山丹县正明种植公司大院内,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公司总经理方文兴积极组织工人开展马铃薯种植前的选种、切种、拌种等各项工作。

“今年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运营模式,计划农户合作种植马铃薯25000亩,目前播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方文兴介绍,当下,正是山丹县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时节,全县13万亩马铃薯正在陆续播种,田间地头到处是繁忙的马铃薯春耕备耕景象。

在位奇镇四坝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播种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驾驶员驾驶着农业耕作机在田里翻土、播种,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开沟、播种、覆膜等工作一气呵成,一幅热闹的春耕新画卷铺展开来……

(天气晴好时,山丹县马铃薯种植基地上种植户正在加紧播种。)

马铃薯种植产业日渐成熟,还吸引了不少新疆的种植户来到山丹的种植基地合作种植马铃薯,这不仅提升了山丹县经济效益,也让基地周边的农户可以就近务工,增收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正明种植公司已带动周边农户150余人到马铃薯种植基地务工。

“我们是新疆奇台县种植户,与当地正明公司合作种植马铃薯,大概4000亩地左右,种植的品种是大西洋,淀粉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好销售。”新疆奇台县农场种植户王庆贵说。

(“土蛋蛋”变成致富“金蛋蛋”,以马铃薯、燕麦草等为主的六大产业让群众持续增收。)资料图

近年来,山丹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精心培育,通过建立试验示范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引进马铃薯加工企业、扩大销售渠道等举措,推动马铃薯产业向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产业循环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多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让村民在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宽,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

高原夏菜“趟富路”

走进山丹县陈户镇寺沟村农业综合示范种植园区,200多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村民在园区劳作,育苗大棚内,承载着村民致富希望的一株株蔬菜苗长势喜人。

寺沟村选准高原夏菜种植这个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特色之路。去年,该村在原来200座钢架大棚的基础上,又扩建70座育苗棚和3座温室大棚,固定工作人员近50人,秋季用工旺季时用工人数达400人,固定管理人员每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

(陈户镇寺沟村育苗大棚长势良好)

“年后开工我就来了,每天都有工资,挺满意的。”寺沟村村民王凤兰说。原来和家里人在新疆打工的她,这两年一直在蔬菜基地务工,有钱挣又可以照顾家里,一举两得。

“现在棚纯收益都基本稳定,与外地公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优质的高原夏菜发往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只有把产业做起来,村民日子才能越来越好,我们要继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村委会副主任、合作社负责人李玉兴说,这几年在镇上帮助下,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建成500吨恒温库一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园区农产品贮藏保鲜问题。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佰海介绍,“结合去年的育苗经验,育苗一期是40多天,分批次开始栽种育苗,播种批次时间拉开20多天,大大减轻了季节用工紧的问题。”目前,高原夏菜种植已发展成寺沟村重要的致富产业,为保证果蔬品质、提高村民收益,在种菜过程中施用农家肥,确保蔬菜无公害。并聘请县上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大棚蔬菜种植进一步标准化、规模化,高原夏菜种植让越来越多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陈户镇寺沟村村民采摘成熟的西兰花)资料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县城北工业园区的寺沟村高原夏菜分拣加工包装配生产线也已开工建设,为高原夏菜精深加工保驾护航。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项目泡沫箱生产加工线已经投产经营。二期计划投资4500万,新建加工、保鲜、速冻一体化冷库一座。目前,冷库主体已完工,其他设施设备将陆续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全部建成投运。

“目前恒温库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结束了,正在进行机组装入,高原夏菜包装车间主体钢架棚已经竣工。”李玉兴说,项目建成后,为山丹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同时,可吸纳周边闲散劳动力300余人,实现务工人员人均增收3万元,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预计社会经济效益可达到1.4亿元。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高原夏菜种植规模,大力实施全产业链建设工程,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推动高原夏菜种植从生产、加工、包装等全链条逐渐步入现代化轨道,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转变,有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脱贫成果。今年,陈户镇寺沟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昔日的“贫困村”变了模样,成为产业发展带头村,带领周边乡镇部分村种植高原夏菜,产业路越走越宽,2021年寺沟村被评为“三亚赌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万台农机“闹春耕”

“合作社承担了这里的8000亩地的机械化作业服务,目前已完成耕整地5000多亩,预计十天左右耕种作业全部完成。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平地、播种等作业服务。”在位奇镇高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上,山丹县金盛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俊边指挥作业边介绍。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山丹县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动摇,全力保障农资储备充足、农机检修到位,共投入5.75万套农机具,有效助力春耕生产,为小麦、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工人在寺沟村育苗自动化生产线忙碌)

在陈户镇王城村马铃薯种植现场,大型机械开沟起垄、覆膜种植,马铃薯种植有序进行。“在往年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人工铺膜、播种,用工量大、播种不均匀,耗时久,生产效益也不高。” 绿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城片区负责人徐琮介绍,今年采用机械化作业,马铃薯种植基地从种到收,全程实现了高标准的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今年,山丹县把小麦生产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备足种子、化肥、农机等物资。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结合正在开展的“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县8个乡镇开展春耕备耕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在李桥乡巴寨村小麦种植现场,农业农村局农机工作人员积极与农户对接,了解当前春耕生产情况及困难需求,针对小麦机械化春耕进行指导,通过现场作业示范,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农户的播种机高效率使用进行现场指导真正把助农惠农落到实处,落到田间地头。

(清泉镇北湾村种植户正在机械种植甜菜)

“目前全县根据8个乡镇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布局,在全县成立了10个农机科技示范点,现在全县有80多家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300多户种植大户。”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陶琳新说,目前已完成整耕地面积16.5万亩,机械化播种14.1万亩,机械化深松5.5万亩,为稳定粮食基础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山丹县结合省、市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因地制宜,积极推动重点产业上规模、特色打品牌,形成龙头带动效益,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种植,锚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