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赌场在线,三亚赌场

图片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620700004/2018-83184
文号
张政办发〔2017〕172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17-11-09 11:18:30
是否有效

张政办发〔2017〕172号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

根据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的通知》(水农〔2017〕8号)精神,按照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甘肃省“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中分解的任务指标,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市水务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完成了《张掖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市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把节水放在首要位置,作为重大战略全力部署推进。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来抓,作为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抓好落实。各县(区)是具体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把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列为优先保障领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靠实工作责任,尽快研究制定本县(区)“十三五”期间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具体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二、强化建设管理,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各县(区)要根据市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编制本县(区)“十三五”高效节水发展实施方案,并尽快开展2018-2020年度项目前期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年度实施、规模化推进的思路,统筹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群众发展意愿等,做好水源、输配水、田间灌溉模式的系统规划,于2017年11月底前完成2018—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三年建设方案,并完成项目审批。有条件的县(区)可通过PPP、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提前完成建设任务。要严格项目初始申报,将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土地流转大户、农场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作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初始申报者,同时也作为项目运行管护主体。把土地规模集中经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群众意愿作为项目立项的先决条件,优先选择在土地流转规模大、作物种植结构统一、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实施。积极推行项目建设“四制”、项目公示制、四至坐标定位管理,强化质量、资金监管,进一步严把招标采购关、设备进场关、质量抽检关、施工工序关和竣工验收关,落实质量管理终身责任制,努力建设精品工程。

三、推进机制创新,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118号),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融合推进、嵌套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同步建设计量设施,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要率先完成水价改革任务。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积极开展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多渠道筹集管护经费。加强对管护主体和收益主体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和熟练使用水平。探索专业化、物业化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严格督查问效,确保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省政府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粮食安三亚赌场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市(州)政府进行考核。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稽察、财务等部门作用,采取联合检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各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要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纳入相关综合考核,强化跟踪问责问效,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生产安全。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18日


张掖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交汇处的河西走廊中段,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张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9%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远低于全国0.7—0.8的水平。总量的先天不足、用水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因此,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现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按照“项目搭台、改革唱戏”的办法,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河西走廊千万亩节水灌溉示范、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配套工程、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规模化节水增效示范等项目为载体,以水价、水权、产权改革为切入口,立足当地自然条件、水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着力建设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高效节水灌溉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从小到大、质量由低到高、效益由微到显,实现了由“盆景”向“风景”的历史性转变。截止2015 年底,全市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4.21万亩,其中,管灌67.51万亩,喷灌1.62万亩,微灌65.08万亩。

1  截止2015年底全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亩

县(区)名称

管灌

喷灌

微灌

合计

全市合计

67.51

1.62

65.08

134.21

甘州区

35.34

1.00

17.61

53.95

临泽县

1.05


5.87

6.92

高台县

11.06

0.10

12.85

24.01

山丹县

7.27


13.54

20.81

民乐县

7.71

0.52

8.61

16.84

肃南县

5.08


6.60

11.68

同时,为提升节水内生动力,依托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抢抓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全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水价改革试点地区探索出了工程改造、水价改革与种植结构调整“三位一体”、农业水权与工程产权“两权互动”、加强用水管理与强化供水服务“两轮驱动”的试点经验,实现了农业水价调高、亩均用水量下降、用水负担不增和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的良性局面。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使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2015 年的0.55,形成年节水能力约1.5亿m3。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状况,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提高用水效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来抓。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水权划分、节量、土地集中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农田节水措施、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立、水价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相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并举,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以实施方案为统领,以完成县(区)的高效节水面积为目标,落实县(区)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部门间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统筹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新增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现代农业发展等规划,立足水土资源、农田水利发展现状和农业节水发展需求,合理确定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和规模。

2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把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群众意愿作为项目立项的先决条件,优先选择土地规模经营、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到位、群众积极性高和管理有保障的区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3以水布局、合理管控。以《张掖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确定的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在不突破县(区)水资源总量指标的基础上,以水布局,优先选择水源保障程度高、地表水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生态脆弱的区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遵循不新打机井、不新增水源、不增加灌溉面积的“三不”政策,以现有水源为主,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4改革同步、长效发展。按照“工程打基础、改革促长效”的思路,把高效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融合互推、配套发展、同步推进。建立“水权明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价调整、结构优化”多管齐下的高效节水发展新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积极推行项目初始申报,支持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资本参与高效节水项目建设和管理。建立权责明晰、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三、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

按照《甘肃省“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中分解的任务指标,结合各县(区)实际,“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万亩,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10万亩以上,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初步建成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及管理节水技术为一体,多种节水措施综合应用的农业节水体系,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用水效益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权明晰、水价调整、产权到位、制度完善、机制健全、权责明确的高效节水灌溉管理发展体系。

(二)主要任务

1.总体任务。“十三五”期间,甘肃省计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50万亩,其中:管248万亩,喷31万亩,微271万亩。分解张掖“十”期间高效节水发展任务为79万亩,其中:管36.3万亩,喷1.9万亩,微灌40.8万亩。各县(区)“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任务表见表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同灌溉类型的建设规模。

2  张掖市“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规划任务表

单位:万亩

序号

县(区)

名称

发展规模

水利部门

国土部门

合计

喷灌

微灌

管灌

合计

喷灌

微灌

管灌

合计

喷灌

微灌

管灌


合 计

79

1.9

40.8

36.3

65

1.9

40.8

22.3

14

0

0

14

1

甘州区

26.5

0

13.1

13.4

22.5

0

13.1

9.4

4

0

0

4

2

临泽县

???6

0

4

2

4

0

4

0

2

0

0

2

3

高台县

11.4

0.1

8.3

3

9.4

0.1

8.3

1

2

0

0

2

4

山丹县

22.5

1.5

9.8

11.2

18.5

1.5

9.8

7.2

4

0

0

4

5

民乐县

10

0.1

5.6

4.3

8

0.1

5.6

2.3

2

0

0

2

6

肃南县

2.6

0.2

0

2.4

2.6

0.2

0

2.4

0

0

0

0

(二)分年度任务

根据张掖市各县(区)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按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条件成熟程度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分五年进行。

2016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64万亩。其中:甘州区3.80万亩,高台县4.55万亩,山丹县6.23万亩,民乐县2.46万亩,肃南县2.60万亩。

2017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61万亩。其中:甘州区6.68万亩,临泽县1.00万亩,高台县4.00万亩,山丹县3.93万亩,民乐县1.00万亩。

2018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41万亩。其中:甘州区8.09万亩,临泽县2.00万亩,高台县1.00万亩,山丹县5.80万亩,民乐县2.52万亩。

2019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84万亩。其中:甘州区3.94万亩,临泽县1.50万亩,高台县1.20万亩,山丹县3.18万亩,民乐县2.02万亩。

2020年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50万亩。其中:甘州区3.99万亩,临泽县1.50万亩,高台县0.65万亩,山丹县3.36万亩,民乐县2.00万亩。

3  “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年度任务表

单位:万亩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国土

国土

甘州

3.80


3.80

6.68


6.68

7.09

1.00

8.09

2.44

1.50

3.94

2.49

1.50

3.99

临泽




1.00


1.00

1.00

1.00

2.00

1.00

0.50

1.50

1.00

0.50

1.50

高台

4.55


4.55

4.00


4.00

0.50

0.50

1.00

0.20

1.00

1.20

0.15

0.50

0.65

山丹

6.23


6.23

3.93


3.93

4.80

1.00

5.80

1.68

1.50

3.18

1.86

1.50

3.36

民乐

2.46


2.46

1.00


1.00

1.52

1.00

2.52

1.52

0.50

2.02

1.50

0.50

2.00

肃南

2.6


2.60













合计

19.64


19.64

16.61


16.61

14.91

4.50

19.41

6.84

5.00

11.84

7.00

4.50

11.50

(三)区域布局和技术模式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种植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重点及主要发展模式,分区域谋篇布局。坚持不新增地表水源、不增加灌溉面积(即不在新开垦和撂荒地上实施)和不新打机井的“三不”政策,在大田粮食种植区,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在以种植蔬菜、瓜果、葡萄、制种玉米等高效经济作物为主的区域内,引导发展大田滴灌工程,推广温室滴灌工程;在祁连山浅山区及阴湿补充性灌溉区,发展固定式及机组式喷灌工程。

规划水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利用现状水库、引水渠首、塘坝等水源供水;地下水利用现状机井供水。根据不同水源采用的灌溉供水模式如下:

1地表水源

1)管灌供水模式:水库(渠首)---干支渠道---调蓄水池---首部系统---管道---给水栓--输水软管---田间作物。

2)大田微灌供水模式:水库(渠---干支渠---调蓄水---首部系---地埋管---地面配水---微---田间作物。

3)设施微灌供水模式:水库(渠首)---干支渠道---调蓄水池---首部系统---地埋管道---棚内升温池---地面配水管---微灌带---作物。

2地下水源

1)大田微灌供水模式:机井---首部系统---地埋管道---地面配水管---微灌带---田间作物。

2)设施微灌供水模式:机井---首部系统---地埋管道---棚内升温池---地面配水管---微灌带---作物。

????四、投资匡算

1规划总投资匡算执行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规定。

2规划总投资匡算按扩大指标法进行匡算。

3典型工程投资通过调研近3年已建工程投资情况确定。规划总投资匡算按典型工程投资扩大10%计算。

4  2016-2020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匡算表

节水灌溉类型

典型工程投资

扩大10%

规划面积

匡算投资

万亩

(万元)

地下水管灌

700

770

29.59

22784.30

地下水滴灌

1250

1375

31.88

43261.16

地下水喷灌

1100

1210

1.90

2299.00

地表水管灌

900

990

6.71

6642.90

地表水滴灌

1500

1650

8.92

14718.00

地表水喷灌

1500

1650

0.00

0.00

小计



79.00

89705.36

经匡算,本次规划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万亩,其中:管灌36.3万亩,喷灌1.9万亩,微灌40.8万亩;工程计划总投资89705.36万元。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万亩,年可新增节水能力约7600万m3,新增粮食作物生产能力3.0万吨,年新增粮食作物产值3950万元;新增经济作物生产能力7.3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8227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区)人民政府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责任主体,各县(区)要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省、市下发的年度高效节水灌溉任务,精心组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县(区)要根据省级和市级“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统筹土地资源、农业产业、扶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科学细致编制县(区)年度实施方案。要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坚持以水定发展、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布局。把土地规模集中经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群众意愿作为项目立项的先决条件,优先选择在土地流转规模大、作物种植结构统一、群众积极性高、建后管护能保障的区域实施。要做好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确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规模。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程序规定,做好年度项目审批工作。

(三)加大统筹支持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按照“中央补、省级投、地方配、群众筹、资本撬”等措施,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障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县(区)政府要把实施的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新增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项目资金统筹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县(区)财政要将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列为优先保障领域,足额用好计提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保障高效节水灌溉顺利实施。插花型贫困县要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统筹安排使用纳入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倾斜支持高效节水灌溉。要充分利用农业开发银行一般水利建设贷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过桥贷款、PSL贷款等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同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PPP 等方式,调动各类受益主体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营。

(四)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圆满完成规划任务。以完成项目规划任务为目标,多措并举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一是严格项目初始申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组集体、农业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等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初始申报者,一律在县级相关负责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部门申报,并由具体部门实地查看审核。初始申报者既是项目的申报主体,也是建后运行的管护主体。二是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管,落实质量管理终身负责制。三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片区实施“四至坐标”定位管理,杜绝随意变更和重复建设。四是全面推行开工前和竣工后两公示制,主动公开项目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实施地点、目标任务、建设主体、施工工期等信息,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五是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验收”的原则,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进度、质量、资金和安全监管。

(五)深化水利改革,建立长效节水机制。坚持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一是推进水权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土地确权,明晰初始水权,控制灌溉定额和用水总量,用总量的刚性约束倒逼节水。推进水权交易,引导水资源向利用效率与效益较高的行业流转。二是深化水价改革。认真贯彻《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6〕118 号),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要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为重点,把高效节水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融合互推、嵌套发展、同步推进。三是深化产权改革。在立项审批时先落实建后管护主体。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明晰水源、首部、干支管、田间设备等每一部分工程的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以合同形式移交责任人管理使用。

(六)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依托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节水设备生产企业等资源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集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强灌溉试验站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完善灌溉制度、灌溉定额,健全高效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受益农户的培训力度,确保高效节水技术熟练应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效节水发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