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综合
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经济工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和省供销联社《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市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农业强市建设工作主线,聚焦助力“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大力推进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着力加强专业化服务、网络化布局、合作化联农、数字化赋能,全力落实省供销合作社“五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有力有效助力三亚赌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贡献供销力量。
二、目标任务
力争用3—5年时间,全系统结合实际创造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农资网络体系加快完善,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模式、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展现更多担当;组织体系优势充分体现,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加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在促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流通网络优势有效发挥,助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生态环境作用进一步显现,助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效明显,在促进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方面的探索取得新经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产销对接渠道不断拓展,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作出新贡献;深化“三农”工作要求和省供销合作社“五代会”安排部署在系统内得到贯彻落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力有效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聚焦服务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资保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将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力做好重要农时农资储备调运和市场供应等工作,巩固提升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优势,切实发挥农资保供主力军作用。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
1.完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完善重要节点和主产区农资仓储、配送、服务设施,打造提升甘州、临泽两大农资储备库和六个县(区)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农资网络布局。加大与省农资公司张掖分公司合作,加快打造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配送中心为枢纽、基层网点为终端的农资经营体系。鼓励支持县区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现有经营场地、设施等资源,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项目,联合建设区域性农资保供经营服务体系。
2.优化农资供应结构。深入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和手段,推动系统农资企业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推进农资数字化建设,发展“智慧农资”,加快应用电商、小程序、直播购物、技物结合等新型营销方式,提升农资经营管理水平。用好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资供应向“种、肥、药、膜、械”全品类拓展。
3.健全农资保供机制。充分利用“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销售平台”,创新开展农资集采集配,降低采购成本。加快培育创新成长型和数字化转型示范农资企业,大力发展县级农资骨干企业,推动系统农资企业向县以下发展集采集配、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服务体系。加强政策性农资储备,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落实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储备财政补贴制度。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增强跨区域联动保供能力。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供应服务力度,扩大乡村农资供应网点覆盖面。强化农资质量管理,树牢“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品牌形象,更好保护农民利益。
4.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问题,围绕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发展以全程托管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创新和拓展服务供给,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发展服务主体,培育一批有控制力的现代农业服务骨干企业和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提升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联营机制,发挥undefined医院服务体系作用,充分整合系统内外服务资源,加快推进服务数字化转型,鼓励搭建区域性专业化服务联盟,推动各类服务主体资源共享,完善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中心建设,升级改造惠农服务中心,高质量实施中央财政支持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聚力提升耕、种、管、收等生产性服务水平,持续拓展收储、加工、销售等“后半程”服务能力,加快形成服务规模化优势,打造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到2028年,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120万亩次左右。
(二)聚焦促进“三提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优势,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有力有效助力张掖市创建三亚赌场乡村振兴示范区。
5.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小麦、张掖制种玉米、金张掖高原夏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联合合作、整体提升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强与知名品牌企业、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化我市社有企业与省供销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引导龙头企业将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要素下沉,与县级社、基层社有效对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
6.增强基层组织联农带农能力。领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发展“链型”“群型”合作经济,有效提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基层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帮助农民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导系统农产品经营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设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拓展和增强产地初加工业务,探索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通过股权带动、业务联结、共建项目等多种方式,建立订单收购、代种代养、生产托管等业务服务机制,完善经营分红、股权分红等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基层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把发展红利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7.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做优做强农产品流通服务主业,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新格局。加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打造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发挥骨干流通企业、区域物流中心、区域集散市场等带动作用,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建设“一点多能”的智慧集采集配中心和城乡商贸中心,发挥城市供销社农产品、日用品集散平台作用,发展连锁超市和便民商店,提升县域流通网络发展能级和辐射功能。开拓农村寄递物流业务,加强与交通、工信、商务、农业农村、邮政等部门对接合作,参与县级寄递配送中心、乡村寄递服务站建设,促进交邮商供融合发展,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流通服务能力和水平。
8.促进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升级。升级改造基层经营网点流通设施,完善流通服务功能,注重与系统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业务融合发展,拓展商品代收代发、费用代收代缴、便民金融和通信业务代办等多样化服务,打造村级便民生活服务圈,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升级。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完善提升县域电商运营中心功能为重点,主动承接大型知名电商的县域平台功能,共同开拓乡村电商站点,推进网点售卖与平台经营互通,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扩大供销电商规模。
9.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进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发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农作物秸秆及尾菜、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业务,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产业化,服务和美乡村建设。实施供销合作社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提升行动,拓展报废机动车辆、废旧电器等回收拆解利用业务,发展绿色分拣中心,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加快培育环境服务型龙头企业,依托山丹县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甘州区废旧金属交易中心,延伸再生资源回收触角,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回收利用网络,服务循环经济发展。
10.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将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和村“两委”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紧密结合,推广“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入社,推动乡村共建共治共享。联合村“两委”共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服公司等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养生休闲、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利用村集体资产共建一批乡镇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承接政务和生活代理代办服务,重塑农村综合服务优势,助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三)聚焦强化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体系功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多渠道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补短板、锻长板,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提升产销对接效能,助力农产品外销、农民增收。
11.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深入实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因地制宜建设田头、产地、枢纽基地、城市销地冷链仓储服务设施,发展生鲜超市、社区便利店等销售终端,探索开展田头冷链服务。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工作区域会商联动机制,坚持建设运营并重,协同推进冷藏、加工、物流等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与产销运营,增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
12.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健全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发挥系统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作用,积极参与产地、集散地、销地等各类农产品市场建设,争取运营管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市场与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对接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田头市场。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改造,探索开展质量检验检测、电子交易结算、冷链物流配送、价格和交易信息发布、市场预测预警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参与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助力做好农产品应急保障。
13.拓宽产销对接渠道。强化与“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对接,拓展农超对接、团体配送、中央厨房等销售渠道,推进放心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围绕打造“甘味”品牌矩阵,培育“甘味”元素突出的供销农产品系列品牌,推广电商直采、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创新社群营销等新模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等新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8年,全系统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农产品销售突破70亿元。
14.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探索“以销促产”有效模式,在商场超市、农产品市场及电商平台等设立消费扶贫专区(柜),多形式持续开展脱贫地区农产品促销活动,促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积极推广助农集市、直播带货等营销方式,加大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加强供销系统帮扶对接,持续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四)聚焦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甘发〔2016〕4号文件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农村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坚持改革创新、有力推动发展理念变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
15.强化基层组织功能。着力振兴县级社,聚力打造示范基层社,实施“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在每个县(区)至少打造1个服务功能全、社会形象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基层社。持续深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创建活动,确保基层社建起来、立得牢、可持续、能发展。强化工作协同,将基层社改造建设与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社有企业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一体推进,主动加强与其他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多种方式为基层社赋能。力争到2028年,基层社“三会”制度覆盖面达到80%以上,自主开展经营的基层社比例超过85%。
16.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实施“社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企业“三会一层”运行机制,提升社有企业治理水平。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社有企业内控机制,一体推进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着力降低“两金”占比、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率,加快推动亏损企业扭亏增盈。实施“骨干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在农资、农产品、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要涉农领域和物流配送、再生资源等行业,培育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行业辨识度高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供销特色,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完备,线上线下融合的骨干企业,推动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推动实现县级社社有企业全覆盖。
17.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完善联合社治理结构,规范“三会”制度运行,严格落实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创新行业指导方式,更好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进工作。落实省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的意见》,规范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切实发挥社资委前置研究和审核作用,健全出资人监管权力责任清单,持续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围绕建立健全协同贯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监事会与社资委、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成果共用,形成监督整体合力,提高监督效能,发挥综合监督作用。加强联合社各层级间的联合合作,强化对成员社的管理服务,完善联合社对成员社工作考核机制,做实用好合作发展基金,推动资源要素向县域下沉。增强县级社统筹能力,因地制宜推广县级社对基层社资产、财务、业务、人员等统一管理,整合社有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源,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县域综合平台。
18.打造“数字供销”服务高地。实施数字赋能驱动战略,统筹经营网络、服务模式、管理流程数字化改造,推进经营服务“两个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业务融合、数字技术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服务融合),促进双线运行“两个对接”(数字技术与联合社治理对接、数字技术与社有企业管理对接)。依托省级“数字供销”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建立与各级联合社、社有企业、基层组织的数字化对接,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合社数字化指导体系,促进行业管理服务资源共享,引导传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化方式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推动传统业务现代化升级。
三、保障措施
全系统要充分认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农业强市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研究谋划务实高效的载体抓手和落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供销合作社党的各项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自觉对标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各级供销社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将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统筹谋划推进。
(二)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转变作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抓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新提升,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三)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各级供销社要落实领导责任,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合力。要紧抓重要任务部署、关键环节把关、进展情况调度、落实情况考核,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提高抓落实的能力。要根据各地实际和发展基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攻方向,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具体举措,分级建立经济运行和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蹲点督导;对改革举措务实、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
(四)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各级供销社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沟通对接,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等新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社有企业承担农资、棉花、粮食、边销茶应急物资等政策性储备任务,承接农村消费扩容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涉农公益性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争取地方政府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树牢重实干重实绩工作导向,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深入实施“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全方位覆盖体系,强化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加强机关和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符合供销合作社特点的人才发现培养管理机制,拓宽视野,引培结合,吸引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投身供销合作事业,鼓励支持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新型农民等到供销基层组织创业,打造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六)加强宣传推广典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各地的好做法、新成效,挖掘一批探索创新典型,强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出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宣传报道,扩大供销合作社社会影响力。深入挖掘总结示范引领价值高、可复制的先进典型,采取现场会、推进会、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